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 查看详情

刘兆社 山乡“领头雁”

来源: 华舜网  日期:2018-10-26 11:29:14  点击:22797 
分享:

记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人大代表、涟源市安平镇留石村党支部书


(本网编辑:何汉斌)留石,湖南涟源市安平镇的一个贫困山村,从前,这里山高坡陡,交通闭塞,十年九旱,贫穷落后,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半原始生活。如今,走进这里,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幅风光奇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哗哗的自来水流进了千家万户,互联网连接着外面的世界,水泥公路蜿蜒在崇山峻岭,闭路电视映照出山民的笑容……
目睹这惊人的变化,村民们无不感激地称赞湖南省、娄底市和涟源市人大代表、留石村党支部书记刘兆社是为民造福的山乡“领头雁”。
刘兆社与妻子原来是都是教师,由于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双双年年评先受奖。目睹家乡的落后面貌,刘兆社毅然弃教从商,走上实业报国、实业兴教的道路,先后创办了4家企业,经过艰辛创业,企业逐步壮大发展,已拥有固定资产1.38亿元,共创造社会财富2亿多元,为国家创利税3000万元。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致力实施爱心扶贫兴教助学行动,先后慷慨解囊捐资50O余万元,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建乡村校、筑兴教桥、修兴教路、设助学奖、帮贫困生。共捐款援建10多所乡村学校,资助21所农村学校和村庄打井,扶助了100多个贫困户。他设立的“刘兆社助学基金”,己帮助了60多名特困学生上学,其中11名己完成大学学业。他组织全镇20多名社会贤达成名发起成立的“涟源市培兰扶贫助学基金会”,共捐集到资金200余万元,已扶助特困学生和失学儿童1100多名。在他兴办的4家企业共安置农村富余劳力1000多名,其中下岗职工150人。他的感人事迹,经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湖南日报、湖南电视台、娄底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过,成为闻名遐迩的捐资助学模范和社会慈善家,获“湖南省首届慈善事业奖”,先后当选为湖南省第十一届省人大代表,湖南省商会副会长,娄底市第二届、第三届人大代表,娄底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涟源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涟源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市侨联兼职副主席,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企业家,全省道德模范,娄底市、涟源市捐资助教模范,娄底市优秀人大代表、奔小康示范户、十佳杰出青年能手和涟源市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首届“十大新闻人物”、“十大助教模范”、“十大慈善家”和“十大爱心人物”。
忠实履职,乐当群众代言人
刘兆社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特别是当选为湖南省、娄底市和涟源市人大代表以来,执政为民,忠实履行人民代表的神圣职责,积极为民代言,参政议政。他深知,代表不是荣誉,而是一种责任,是村民们对自己的一种信任。因此,他用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当好代表,为民解难,时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听取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代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府的管理,不管是在各级人大会上,还是在闭会期间,他都是提建议最多的代表之一。
涟源城区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刘兆社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且在市人大会议上多次提出议案,引起了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展了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涟源的城镇化发展很快,但城区道路一直没有红绿灯,导致交通不畅。刘兆社又是第一个在人大会上提出要在城区交通要道和广场设置红绿灯议案,引起了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赞同。市政府投入巨资在蓝田城区交通要道和广场设置了红绿灯,确保了城区交通秩序井然有序、车畅其流。
近几年来,刘兆社还提出了关于社会治安、农民负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电价、农村财务管理、公路建设、城镇环境建设等一系列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受到了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处理。
刘兆社时刻把村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为了引导村民脱贫致富,他带领村民办起了5家合法煤矿,并为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不仅壮大了村域经济,而且充分利用了地下资源。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并免费为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为了引导广大村民学习党的政策和时事政治、法律法规,提供致富信息,刘兆社十几年如一日,为本村及邻村的村民赠订《湖南日报》、《湖南科技报》以及一些科技方面的资料
创新管理,企业越办越红火
留石煤矿是留石村的村办煤矿,原来由于资金短缺,管理不力,效益不好。2008年,刘兆社挑起了煤矿矿长的重担。为扩大煤矿规模,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他先后投资数千万元,按省级标准对煤矿进行技改扩能,努力建设集团化、标准化、机械化矿井。由于狠抓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坚持人本观念,煤矿越办越红火,多次被评为娄底和涟源市煤炭行业“红旗单位”。
刘兆社认为,煤矿是高风险行业,人命关天,最大的事是安全。他认为大部分事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煤矿制订了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特别强调规定矿级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督促矿级领导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清除事故隐患,有效制止违章违纪现象,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刘兆社亲力亲为,坚持带班下井,并明文规定:煤矿主要负责人每月带班下井不得少于5至8个,其它矿领导不少于20个。矿里除了及时将领导带班下井情况进行公示外,还要求职工和群众对矿里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举报。煤矿不断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力度,实现了培训标准化,培训内容规范化,培训对象全员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时间经常化,培训目的实效化。他亲力亲为,坚持下井,每月下井都在5次以上,每次下井一转就是十几个小时。他除了去北京、省城和市里出差、开会,几乎每天都要下井。一个月是这样,一年是这样,年年都是如此。由于他坚持安全为天理念,狠抓安全生产,煤矿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共安置农村剩余劳力1000多名,其中下岗职工150人。每年的产值保持在3000万元以上,每年上交国家税收近500万元。
捐资助教,爱如春雨润山乡
刘兆社致富不忘回报社会,不忘一个人大代表的责任,热心支持教育事业,先后投资10多万元,将村里5条通往学校的烂路进行彻底维修,并将两处破烂不堪的路段进行路面硬化。昔日坎坷不平的泥泞道,如今成了一坦平整的“兴教路”。
留石村学校门前有条河,曾几次发生学生过河被洪水冲走的惨剧。刘兆社在煤矿负债重重的情况下,从银行贷款将桥修好。后来,他的企业扭亏为盈,手中宽裕一些了,他又捐款近2万元,修筑了一条“三五桥”。1998年,他又捐款近万元,修建了一座宽敞的“新建桥”,彻底消除了小学生们过河的安全隐患。
刘兆社的企业越做越大,成了有名的“大老板”,但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恪守人大代表的职责,遵纪守法,不走歪门邪道。他腰缠万贯,可从不进歌厅舞厅,甚至不吸烟喝酒,总是勤俭节约,可他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掷地万金,从不吝惜。1990年以来,刘兆社先后捐款5万多元为本村小学和岛石中学、浆江联校、石等学校、田心联校等新建、装修教室,安装自来水,添置课桌课凳等。现在,他又与村里签订协议,决定捐款60万元,为村里建一所现代化的“希望小学”,彻底改变全村学生的学习环境。他还拿出10万元,设立“爱心扶贫兴教奖学金”,每年对工作突出的山村教师、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实行奖励扶助,先后扶助了6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市里组织“光明助学基金会”,他带头捐款5000元,扶助全市100名山村贫困学生重返校园。2004年4月,他四处联络,发起成立了以安平镇个体老板为主的“涟源市培兰扶贫助学基金会”,他又是第一个走上台去捐款2万元,并被推选为基金会会长。安平镇和市里举办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他都是慷慨解囊,积极支持。
刘兆社,人民满意的好代表、留石村民的“领头雁”。面对耀眼的光环,面对领导和群众的赞许,他没有满足,没有自傲,没有停步,始终以一个人大代表强烈的责任感,正带领全村人民向着富裕,向着希望,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美好的前程跨越!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